分享復養成功經驗 提高養戶復養信心
9月7日,我公司特邀衡陽地區40余養殖專業戶一起就生豬復養進行經驗交流。交流會上,我公司豬場事業部技術總監梁百里分享生豬復養成功經驗,豬場事業部總經理王勇就合作養殖模式與養殖戶進行探討。
大數據的解讀:
1、2020年8月7日農業農村廳印發農辦牧【2020】41號《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(試用版)》的通知,非洲豬瘟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讓復養由難變易,可實施可復制。
2、目前市場上缺豬,缺標準上市豬(110-150kg)、種豬(將持續3年以上的優秀種豬投產資源缺乏)。大部分小規模散戶因沒有好的健康豬品種與其他生產資源(飼養風險),加速退出養豬行業。
3、生豬養殖過程成本控制為無底洞,非洲豬瘟常態化環境下生產,養豬只有0和100的區別。
復養成功絕非偶然:
1、源頭控制。我們嚴格篩選豬只,從源頭把控確保豬只健康。引進豬只來源清楚,須具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非洲豬瘟等病原檢測報告(或自檢),健康有保障;運輸須使用清洗消毒后的封閉式專用運輸車;押運人員和司機,在途中不得食用豬肉及豬肉制品;豬只到場消毒后,轉入隔離舍觀察;嚴禁從疫區引種。后期通過自繁自養,穩定豬源。
2、場地選址。大環境評估,場址是否符合評分要求,近期周圍有無疫情。
3、場地洗消、環境評估。消毒+清洗+消毒+熏蒸+干燥,洗消后全面取樣和專業檢測評估。
4、團隊建設。
①一線生產人員。根據飼養人員能力與場地實況確定批次仔豬購進數量;對所有環節人員的相關工作進行上崗前專業培訓,提高我們的養豬管理水平。
②技術服務團隊。與湖南農業大學技術團隊達成共識,簽訂了養豬戰略技術合作。
5、建立自檢室驗室、可視化管理中心,實現生豬生產實時監管。
整合行業最佳優勢資源,為養豬事業服務。建立自己的豬群健康實驗室檢測中心,有力地保障內部豬群的健康,保證我們的生豬產品質量。養殖場場區無線網絡WIFI全覆蓋,配置高清無線網絡攝像頭等視頻監控設備,實現遠程監控生產。
欄里有豬,發展不愁:
在養殖形勢一片大好的勢頭下,我公司迎來了首胎“金豬寶寶”。2020年8月27日第一批首胎母豬產正仔12頭,9月份開始進入母豬產仔高峰期,這是我們全體新發展人揮灑汗水努力得來的成果。現公司有能繁母豬1600多頭,春節前預計產仔1萬至1.2萬頭,2021年全年預計產仔6萬頭。
成功并非偶然,在技術和資金同等重要的前提下,更要堅持學習和接受與時俱進的科學養殖觀念。通過此次生豬復養成功經驗交流會,堅定了養殖戶復養信心,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,對我公司的技術指導和合作養殖模式皆表示認可。探索復養成功經驗,提高養戶復養信心,并非一句空話!誠摯地歡迎各大養殖戶加入我們,讓我們用行動來說話,實現欄里有豬,發展不愁,養豬致富,合作共贏!
上一篇:欄里有豬,發展不愁!
下一篇:沒有了!